当今网络上有不少观点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在无人机领域取得了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成就,以至于一旦中国与其他国家爆发军事冲突,对方的军队可能连解放军的人影都看不见,就被中国的无人武器装备所淹没。
也正因如此,一份由人民空军官方账号在航展开幕前发布的通知,意外在航展开幕后吸引到了各方的关注,原因是这份通知很可能标志着中国空军正在对国内无人机产业进行新的摸底。
彩虹-9大型无人机
这份通知的全称是《极低成本无人机竞优比测活动通知公告》,由解放军空军装备部主办,意在向全社会招纳符合标准的无人机方案。而在这份通知中,解放军给出的标准除了有极低成本这个直接写在通知标题的要求外,还有侦察引导察打一体反装甲侦察建图搜索打击运输投送这六项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并不需要同时满足,只要满足其中一项与极低成本即可。
同时成本因素的评分占总评分的比重高达30%,而这足以证明在无人机领域,中国的造诣已经到了可以在保全性能指标的同时,进一步利用产业链、集成度等优势压缩无人机的制造与使用成本。
这一优势对于解放军来说至关重要。毕竟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各类无人机虽然性能普遍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采购成本放眼全球也非常划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划算,对比的是西方国家高溢价的同类产品。如果单拿出来算的话,哪怕是国际市场公认性价比最高的翼龙-2察打一体无人机,也要足足500万美元。
要知道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斗机出口单价在2500万-3000万美元左右,也就相当于5-6架翼龙-2。虽然这么对比,翼龙-2仍然显得十分便宜。可问题是,随着飞行员愈发金贵,军队在有人机使用上往往会顾忌损失,从而采取更为保守的使用策略。以降低打击效率的方式,尽可能多延长有人机的使用时间,变相提高了战机的全寿命收益。
相比之下,无人机的一大优势就是可损失,能够在战时比有人机更深入一线作战。这固然提高了部队的任务灵活性以及打击效率,但也增加了无人机的损失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机与无人机之间就在使用问题上形成了一个核心矛盾。有人机是一个长线收益,投入大、回报慢、收益期长,但风险也低,而无人机正好相反。
而这也使得在高强度的军事冲突中,无人机的成本优势主要还是体现在操作人员培养上。无人机自身的采购与使用成本在考虑到损失风险后,实际上并没有和有人军机拉开明显差距。
解放军航空母舰
本文地址:http://www.sosite.cn/zuixinwz/778.html